表達是人類很重要的能力之一,為人父母應該在小孩出生後,多留意寶寶這

方面的進展,並給予充分的誘導;多跟寶寶講講話、帶他認識東西,會有很

大的幫助喔!


當寶寶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每個為人父母都很希望能快點聽到寶寶發出

「ㄇㄚㄇㄚˊ」或「ㄅㄚㄅㄚˊ」的聲音,可以想見,當這兩個音出現時,

即使不是太清楚、或是沒有太多認知,任何父母都會揚起驕傲的音調說:「

寶寶好棒喲!」 


的確,希望寶寶及早說話,是每個父母很大的期望。相反地,當寶寶到了三

歲時還不會叫爸爸媽媽時,可能很多父母季開始憂心忡忡了。「我的寶寶是

不是聽力有問題?」「為什麼我和他說話,他都沒有反應?」「寶寶是不是

舌頭有問題?是不是該去讓醫生剪舌根?」 



孩子說話的進度: 


到底寶寶多大會開始說話呢?學說話的進度又是如何呢?大體來說,一歲以

前的嬰兒都會發出喃喃聲、牙牙學語,過了一歲,逐漸開始會說一些簡單的

語彙。 


通常六個月大以前的寶寶,會發出輕快、愉悅的漱口聲,接著能發出較長而

且有音調變化的母音。六個月到一歲之間的寶寶,則會重複一些字辭,像是

哇哇、答答、打打、叭叭等,這些音調沒有什麼意義,而愈接近一歲時,他

們漸漸能使用不同的聲音來吸引大人的注意。 



十二個月到十五個月大左右,他們可能開始會說出生平的第一個字,不外乎

「爸爸」「媽媽」等。通常女孩學說話比較早、也比較快,男孩發育比較晚

一點,可能一歲半、甚至兩歲才會開始說比較多的辭彙。
 


兩歲之後,字彙增加的速度也變得很快,他們可以理解幾百個詞彙、也可以

聽懂一些複雜句子的意思,他還會將一些會說的辭彙加以組合,譬如說,他

會說「媽媽抱抱」、「爸爸車車」等。當然,不同的情境,寶寶的說話就有

不同意思,很可能是說「爸爸,我要坐車子出去」,或是「爸爸開車出去

了」。 


到了兩歲半之後,寶寶的詞彙增加很快速,幾乎每天都有新發現,心路基金

會兒童發展中心主任林麗英表示,這通常是人一生中詞彙學習最快速的階段

,寶寶的詞彙可能從兩百個增加到一千兩百個。他也能將詞彙組成簡單的句

子,譬如他會說「爸爸買車車」「媽媽抱抱我」等,已經跳脫單純是名詞的

組合,開始有了動詞或受詞的使用。 


至於三歲以上的孩子,大部分都可以了解長的句子及複雜的句子,並且能正

確反應或回答。因為他的說話方式已經開始發展文法規則,句子中也會有「

很多、很好、這個、那個…..」等副詞或形容詞出現,有個孩子甚至會逐漸

了解動詞的時態變化的不同,例如「走」和「走了」的區別。他們也會聽從

兩到三個簡單指令,例如「到房間去拿拖鞋、脫掉鞋子和衣服、到浴室去洗

澡」。這時候,如果你問他「你叫什麼名字?」孩子幾乎都可以說出答案。

而這個時期的語言表達,家人都可以百分之百了解他所說的話,一般陌生人

也可以了解七八成左右。


孩子到了四歲、五歲左右,陌生人已經都可以了解他所說的話,不過他可能

會說出「我有一個新玩具,但是我破掉它。」類似這樣語法有問題的句子可

能偶爾會發生,但整體來說,他會和你順暢的對答,因此日常生活的溝通已

經沒有問題。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會從一數到十,也會認識一些顏色、並說出

顏色的名稱。孩子的發音也大都很正確、口齒清晰。 


六歲的孩子已經開始上小學了,當然他應該可以跟得上學校的學習進度,會

讀、會寫,他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記得所學的點點滴滴。也就是說,這個階

段的小孩,語言表達能力已經發展完成,因此可以很流利地敘述一件事情的

來龍去脈,由於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愈來愈緊密,他的說話表達方式會更多

元化。 



如何陪伴孩子學說話: 


小奇的媽媽希望小甜快點會說話,因此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和三個月大的小

奇甜蜜對話,問他「小奇好乖,起床了」「小奇最乖,想喝奶還是喝水呢?

」雖然小奇根本聽不懂,不過媽媽還是運用各種場合和小奇說話,小奇一天

天長大,對於媽媽的聲調似乎愈來愈有反應,媽媽說話時,他會聚精會神地

看著媽媽,也會轉動他的頭尋找媽媽的聲音來源,漸漸地,還會咿咿呀呀地

和媽媽「說話」。也許小奇和媽媽都不懂對方講什麼,不過小奇顯然對「說

話」已經有了很濃厚的興趣。 


讓寶寶及早開口說話,最基本的就是父母得花時間和他「對話」。即使幾個

月大的寶寶沒有什麼反應,也應該不厭其煩和他說話。其實寶寶在媽媽肚子

裡對於聲音就已經很敏感。研究發現,媽媽懷孕時,如果每晚睡前固定放一

段故事錄音帶,等到寶寶出生後也讓他聽故事,在播放好幾個故事中,穿插

懷孕時同樣那一段故事時,正在喝奶的寶寶會有吸吮比較急促的情況,顯然

寶寶對於他曾經熟悉的故事音調特別有反應的。因此寶寶出生後,媽媽也應

該常常唸故事書給他聽。無論是童話故事、圖畫書、或是小百科等書籍都可

以,不會說話的寶寶聽不懂也沒關係,媽媽可以抱著寶寶,以輕柔的音調帶

領寶寶進入文字圖畫的世界,讓寶寶覺得聽故事是一種享受。 


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教授張湘君說,每天用文字按摩寶寶的腦細

胞,對寶寶的智能有很大幫助!如果從小就以輕鬆愉快的方式讓孩子接觸閱

讀、接觸故事,孩子的語言學習會突飛猛進,當然孩子也會因此奠定喜愛閱

讀的習慣。 


當寶寶逐漸長大開始對週遭事物有反應,逐漸了解你說話的意義時,更要多

說話和他積極互動。可以設計一些小遊戲,讓寶寶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就能

培養說話的能力。最基本的,可以先教導寶寶認識頭、眼睛、鼻子等五官。

建議媽媽把寶寶抱在懷中,摸著寶寶的頭說「這是寶寶的頭」、摸著寶寶的

手說「這是小手」,不斷反覆地說給寶寶聽,慢慢地引導寶寶開口說出這些

五官。 


也可以拿著色彩板,告訴寶寶這是紅色、黃色,當他穿著紅色衣服時,趁勢

教他「這是紅色的」,當吃香蕉時,也告訴他「香蕉是黃色的」。總之,從

生活點點滴滴中,認識色彩、說出色彩。 


拿著圖畫卡來說故事也是一種好方式,因為圖畫卡繽紛的色彩最能吸引寶寶

的注意力。在說圖畫故事時,還可以拿一些道具玩具結合,例如,說到「泡

泡龍出去玩球」,就可以拿起球,陪著寶寶一起玩耍。透過手的把玩、操作

,將圖、文和玩具、實物結合,增加學習語文的興趣。 



父母須避免的五大錯誤: 


父母期望孩子及早說話、贏在起跑點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如果太心急

而有一些教導上的錯誤,反而會適得其反,心路基金會兒童發展中心林麗英

主任特別提醒父母以下幾個方向: 


1.不要用疊音字
 

我們經常聽到父母會對孩子說:「寶寶,你今天吃飯飯了沒?」「寶寶今天

穿這個衣衣好漂漂!」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不太好的。父母在教導來子說話時

,不要強化孩子的疊音字,例如應該教「貓咪」,而不是「咪咪」,應該說

「漂亮」,而不是說「漂漂」。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應該讓孩子自然而然

知道正確的說法,也訓練他說多音字和短句。 


2.有效地導正發音
 

兩歲以前的孩子,說話發音常常都不準確,千萬不要把孩子不準確的發音當

作好玩,故意去逗弄他,或者故意去學他錯誤的發音,小孩子並不清楚自己

發音準不準確,如果大人抱持好玩的心態,他只會覺得很好玩,以後當錯誤

的發音固定下來,想要改也很困難。 


3.說話要自然 


教導孩子學說話,不要太重視嘴型,太過於矯情反而扭曲了語言的本質同時

孩子也不容易了解語言發音的真實性,自然讓孩子習慣你講話的速度方式是

最好的。 


4.親自跟孩子對話
 

很多人喜歡購買錄音帶或是CD來協助孩子聽故事學說話,雖然聽故事很有趣

,也是學習一種好的方式,不過千萬不能依賴這種單向式學習,靠著機器來

學說話,不僅很被動,而且孩子根本不可能培養好的表達方式,最重要的還

是父母多和孩子互動說話才有幫助。 


5.多點耐心去引導 


孩子初學說話時,難免會有口齒不清的情況,或是語意表達不明,父母千萬

不要大聲訓斥他。可以常常發現一些案例,媽媽聽到小明說話「我…我…今

天在學…校被欺……」媽媽可能很嚴厲斥責小明:「說清楚一點,每次說話

都口吃不清楚,教你很多次了都一樣。再一次、快點再說一次。」媽媽的大

聲訓斥可能讓小明講話更結巴了。其實約有五分之二的口吃幼童會持續一兩

年,有個要到十歲左右口吃才會消失,真正需要治療的個案約佔全人口的百

分之一。口吃原因很多,可能是遺傳、中樞神經病變、環境壓力等,讓幼童

在學說話過程中屢受挫折,而愈來愈失去信心,演變成緊張、逃避,讓口吃

惡性循環。因此若是孩子有說話不清楚現象,父母一定要有耐心教導,不要

大聲訓斥或是恥笑他,否則只有負面效果。


孩子不會說話的可能病因: 


每個孩子學說話的進度的確會有差異,不過有些孩子到了三歲還不會叫媽媽

、爸爸,或是到了四歲仍說不出有意義的詞彙,這些都有可能是語言發展遲

緩的徵兆。究竟是什麼原因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呢? 


1.腦部發育:可能有先天的障礙、天生智能不足,或腦部受傷的影響…等。 


2.聽力功能:可能是因為聽力有問題,沒有聽力當然就無法學習說話。 


3.口腔功能:有的孩子在吸奶吃東西時常常滴落、或是一直流口水不停,這

都顯示口腔發育可能出了問題。 


4.很少互動:有些孩子因為長期生病,可能遊戲機會或是和其他人互動機會

減少,因此不如健康的孩子順利學習語言。 


5.個性內向:有些孩子天生性格過於內向、畏縮,天生學習力差,因此幾乎

都不會開口,若是沒有適時教導,將陷入語言發展遲緩。


至於如何發現孩子可能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呢?首先要觀察孩子在六七個

月左右是不是對聲音會有反應。如果你跟寶寶說話,他幾乎沒有任何臉部表

情,在旁邊叫他,也不會轉頭,可能他的聽力的確有問題。或是到了兩足歲

,卻一直沒有任何詞彙出現;到了三歲,沒有說過任何簡單的句子;三歲以

後的講話仍然結結巴巴不清楚,父母都難以理解。甚至年紀愈大愈不願意說

話。


若是有以上這些情況,就應該求助專業意見,及早做妥善處理。不過專家特

別提醒,有些孩子昰屬於「大雞晚啼」型,不是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都很快

,因此如果孩子稍微晚熟,也不會過度緊張。當然,也不能忽略觀察孩子,

當發現孩子真的有語言表達上的困擾,就應該及早求助專家協助,千萬不要

抱持著「長大一點就好了」或是「舌根剪一剪」的想法。
 

寶寶不說話,該怎麼辦?

A. 部分醫院有針對孩子語言發展遲緩的治療,尋求協助

B 坊間學術單位、心路基金會等公益團體也有專業人員可以諮詢

C. 和專業人員合作一起參與學習解決計畫

D. 以耐心愛心陪著寶寶學說話是最佳良藥

E. 不要一次長時間強迫學習,讓孩子更失去開口的興趣 



媽媽如何與學說話的寶寶互動? 


A.可以多讓寶寶學習口腔動作 

例如可以陪寶寶玩吹氣的遊戲,讓寶寶不斷向羽毛吹氣,保持羽毛在空氣中

飄浮不落下。或是讓寶寶用吸管吸住一張小紙片,讓他支撐一段時間,這些

可以訓練嘴部的肌肉。


B.多訓練寶寶嘴唇和舌頭等發音器官的協調性 

例如喊寶寶一起來比賽,看誰發出的動物叫聲比較像,特別記得,當你在發

出動物叫聲要寶寶來模仿時,必須站在和他差不多的高度,好讓他可以看到

你的嘴型。 


C.要說得巧,就先說得好 

其實吃得好不只是營養問題,也要注意從吃的過程中去訓練口腔動作。例如

長期吸奶嘴的孩子,因為很少咀嚼,可能口腔發展就會比較遲緩,建議父母

及早減少孩子使用奶瓶,不要孩子一哭,就習慣性地塞奶瓶堵住他的嘴。 


D.即使再忙,每天要固定撥一點時間說故事 


陪著孩子說一段床邊故事,不僅讓孩子身心上感到舒服安慰,孩子每天聽故

事對語言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未來孩子自然而然會很愛閱讀。 


E.把握適當時機教孩子說話 


例如當你拿著圖畫卡要孩子說「汽車」時,如果孩子遲遲不開口,反而拿起

床邊的「筆」塗鴉起來,不要一昧斥責他不說汽車,心頭就該趁機轉個彎對

他說,這是「筆」,可以「畫圖」。讓他練習說。 


F.找出適合孩子的遊戲 


如果要設計遊戲教導學習語文,應該考量適不適合小孩的年紀,也得考量一

次遊戲的時間不要太久,否則孩子可能會因為疲倦不耐煩,逐漸失去學習的

興趣。 


G.別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當你聽到孩子可能說出一些奇怪的句子或是不合文法的用語時,不要一昧糾

正他,給他一點空間發揮,逐漸引導他正確的使用方法,才不會讓他覺得學

習很無趣 



本文摘錄自:聰明寶寶電子報/ 本報內容由 階梯數位科技 提供

arrow
arrow

    甜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